2)第二百二十一章 经济封锁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去

  饿急了的日伪军再也顾不得维持占领区“中日亲善”的假象,开始大肆征集占领区中国市民的生活物资。其间不少百姓都被害得家破人亡。好在由于之前战火不断,华北百姓外逃了不少,之前十五军占领北平等大中城市的时候更是将相当一部分市民带走或吓走,加之民国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程度本不高,所以损失没有胡卫东预料的那么大。这多少缓解了一点他的内疚心理。可算再内疚,为了赶走鬼子,他也义无反顾,因为日军是披着文明外衣的豺狼,即便屈服顺从也换不它们的怜悯,历史上南京的30万条冤魂是明证。逼更多的人走上抗日的道路,并不是害他们,而是在救他们,何况仅仅是考虑这个办法对日军可以造成的沉重打击,他不会弃而不用…,

  虽然胡卫东不惧骂名加身,但为了尽可能减沦陷区百姓的损失,他还是要求(归中原局管的)和建议(不归中原局管的)白区工作的同志尽量多营救一些人出来,其中某位混入伪军的同志更是抓住日军急于减轻负担的心理,诱导所在县城的日军头目纵放大量中国市民离开并引来多个城镇的日军效仿,从而挽救了不下十万华北市民,而他自己却因此被日本特高课注意而壮烈牺牲,但他的牺牲与功勋,国家与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

  鬼子的倒行逆施虽然暂时缓解了占领区大中城市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困难,却令相当一部分原本还心存侥幸、甚至对鬼子心存幻想的中国人醒悟过来,由此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站了人民一边,加入这一场整个中华民族都动员了起来奋力抵御日军侵略的伟大战争中来

  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并不是笨蛋,自然知道这种一次性的做法只能应急,而且长期来看只会更加削弱日军的物资供给能力,毕竟市民纵然不能生产粮食和蔬菜,对于一个城市的运转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城市只剩军人,且不官兵的生活将会惨不堪言,光是占领区得不任何实际产出这一点,足以令指望着“以战养战”的日军大本营焦头烂额,而大本营的怒火最终必将落他们这些侵华日军头上,所以目前的现状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结束

  为了打破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占区的经济封锁,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想了很多办法,出于对赤色党军实力的忌惮,他们一开始并没有马上派兵进根据地扫荡,而是先采用了类似的经济手段,因为敌后抗日根据地虽然以自给自足的农经济为主,却也有少数生活必需品是必须外购的,比如食盐、铁器等等。

  注1:日军守备部队所辖的步兵大队无论是人数、武器还是战斗力,和野战师团的精锐步兵大队都有很大的差距。以整体战力而言,3个守备大队都未必及得上一个野战精锐步兵大队。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