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三章 河豚鱼计划(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亿美元以上。死伤逾500人,而如果再算上因为反华情绪所失去的商业机会之类的间接损失,那就更大了。

  一时间有钱的美国华人纷纷外逃,其中大部分在致公堂的劝说下去了南美,因为当初胡卫东曾经说过,二战一旦打响,南美将来是最安全的地方,甚至超过美国,对于大多数的华人来说,总还是害怕战争的

  对此胡卫东自然十分愤怒,心中立誓将来一定要让美国人连本带利地还回来,同时他注意到美国政府只是禁绝了贸易往来、却没有阻断海上交通,当即向中央发出了一份电报,请求立即派出船只赴美将那些愿意回国的华人华侨接回国内。zuihou虽然只有几万华人华侨愿意回归故土(因为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美国的反华浪潮并没有持续多久。),但新政权的这一做法却赢得了海外华人的广泛赞誉

  除了或在嘴上或者采取实际行动针对中国合并中南半岛的美英法三国及其附庸国,大部分其他国家都对此持中立态度,比如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以及部分欧洲小国,反正事不关己,而明确表示支持的国家只有两个,一是苏联,二是德国

  其实苏联和美国一样,也不想看到中国强大起来,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甚至比美国更加担心,可是中国占领中南半岛却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实际利益,在长远威胁与现实利益之间,很明显斯大林选择了后者,因为现在的苏联虽然已经相当强大,但因为敌人是整个西方shijie,所以还需要尽可能快地变得更加强大,苏联人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

  由于西方(一开始是英国,后来美国和法国也先后加入进来,其间德国人也一度参与,直到苏德秘密签署条约之后。)的经济封锁,苏联不但引进jishu设备受到了重重阻碍,甚至连战略性资源的供应也出现了缺口。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但资源的全面性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由于国土位置靠北的缘故,苏联天然橡胶的自给率几乎为0。虽然苏联在引进了德国人的jishu之后,努力发展了合成橡胶工业,但此时的合成橡胶性能与天然橡胶相比却差了一大截

  此外,苏联的锡矿储量也严重不足(其实苏联的锡矿储量并不少,主要分布在远东地区,但这时的苏联尚未发现那些大锡矿。),以致于抗战初期苏联人曾经开出三倍于市场价格的收购价从中国采购锡锭,但这几年里随着中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中国国内对锡的需要量不断攀升,而锡矿又并非是“一五”jihua的建设重点(反正咱们自己够用了),因此产量增加较慢,能够用于出口的比例越来越小,这令苏联人十分头痛,斯大林甚至特批无息贷款支援中国对云南锡矿进行改扩建以尽快增大产能。

  而中国占领中南半岛之后,这两个问题顿时迎刃而解,马来亚的锡矿产量shijie第一、天然橡胶产量shijie第二,之后中国就完全有余力对苏联大量出口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