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六章 用钱砸死你(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盟军的飞行员跳伞后除了少数人得到抵抗组织的救援而得以安全返回、其他的则几乎全都成了德国人的俘虏。相反德国飞行员就算被敌人击落,也大多能够重返蓝天,这简直就像当初德国空军轰炸伦敦时的情况一样,而美国人的空中优势还远没有当时的德国空军那么明显。

  结果飞行员的交换比最高时达到了5:1,这让罗斯福承受了来自于国内和盟友的巨大舆论压力,但是罗斯福依然顶住各方的压力,将这一战略坚持了下来,在他看来,只要一直是只能美国炸德国、德国却无法攻击到美国本土,那么胜利就只是时间问题,同时战略轰炸也牵制住了德国空军的主力,使得德国无力利用好不容易才获得的制海权将刚刚丢了没多久的设得兰群岛与法罗群岛夺回,这样盟军就又多了十几个可用的机场,能够投入战场的飞机数量自然水涨船高。而且不能忽视的一点是,随着德国空军主力西返,苏联方面的压力肯定会大大减轻,从二战的全局上来看是相当有利的

  二战打到现在这份上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仅仅到1942年底截止,shijie各国军民死亡总数就超过了3000万,这比历史同期要多得多,而二战的转折却还远未到来,也就是说,将来恐怕还会死掉更多的人

  “二战的进程与历史上完全不同,恐怕就算是美国,这回也得褪一层皮;至于苏联,能够在战后保住一流强国的地位就不错了,超级大国根本别想;英国彻底残了,战后十年内就会彻底沦为二流国家吧。这么发展下去,中国也有希望分一杯羹了,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咱们的国力每强盛一点,将来都会更多一点胜算”,身在西北某个秘密研究所的胡卫东看过了最新的情报后暗自想道。

  与那些卷入大战的列强相比,能够享受和平的中国人民无疑幸福了许多,然而全国上下都不敢有半点松懈,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告诉大家一个真理,只是自身实力强了,才能真正确保和平。因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都以高涨的热情投入了生产建设中去,虽然作为过来人的胡卫东知道这种热情不可能持续太久,但是利用haode话,还是可以在至少十年时间里大大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这对于最多几年后就要参加的二战收官会很重要。

  尽管如此,1942年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最慢的一年,工业的增长率也仅有11%,令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只能继续排在因为大面积扩张而实力大增的日本后面。这首先是因为1942年的大旱灾,不但导致作为中国头号粮仓的河南大面积减产,还因为挤占了工业用水,导致中国最重要的中原工业区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由于1941年的教训,太祖特别指示要尽快提高各种主要工业产品的国产化率。严格来说,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基础,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毕竟国内jishu工人的数量就那么点,科技专家就更少了;但是胡卫东却明白太祖的想法,那只是为了预防万一的考虑,所以无需考虑性能、质量等因素,将“有无”问题解决了就行,这样便不怕人家卡脖子了,而这种程度的国产化,中国的工人还是有能力实现的(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云龙峰雪”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