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五章 韩常_林氏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年纪也是立功无数,成为辽国汉军中人人夸赞传扬的翘楚和勇士。

  生逢乱世,像韩常这样的勇力绝伦又年轻有为的人,自然正是用武之时,韩常也深知这一点。

  是以韩常自六岁时开始练武,天色未明时就起来打熬筋骨,勤练武艺;加入京州汉军后也不因为年纪幼小和统军大公子的身份而享受特殊照顾。

  从来都是士卒同甘共苦,且每战总是争先,退兵则独领精兵断后,但有功赏,也总是先人后己。

  正因为这些原因,仅仅四年时间不到,韩常就从一名小兵,一下超越众多的叔叔伯伯,成为韩庆和麾下头号战将。

  也在这一天,韩常早早领着一队兵马出城巡哨。

  这时辽国和女真的议和才过去不到三个月,女真人正忙着消化战果,大宋和高丽更不可能跨海来攻,因此一轮巡哨下来,倒也没发现任何异常。

  于是一行人开始打道回府,只见这数百骑兵一个个俱都是信马由缰,或者眯着眼睛小憩,脑袋随着战马的起伏一点一点;

  或是将一个包袱垫在背后,将脚翘在马鞍上半躺着;有的人更是直接躺在在马背上;还有的人饿了,骑在马背上啃着干粮,和身边的人有说有笑,嗯哨应和之声不绝于耳。

  这些人都是束发右衽,典型的汉家儿郎相貌和装扮。

  不过燕辽地区的汉人,自五代十国中期就脱离中原,被契丹和奚族统治,至今已两百年矣。

  这么长的时间,很多当地汉人也早已胡化,除去汉人的相貌服饰习俗,在骑射的本事和骁勇好斗上已经与契丹人和奚人没什么两样,甚至在心里认同感上也更倾向于契丹辽国。

  毕竟辽国现在再惨,也是一百余年来把赵宋压制欺负得死死的,北地风俗崇尚武力和勇士,鄙视弱小,在这种思想下,这些北地汉人又岂会对赵宋朝廷抱多少好感?

  “大郎,你说大辽强盛了一百余年,现在怎么就被北面的女真蛮子打得这么惨?”

  言谈之间,就听韩常身边一位二十岁出头军将出声问道。

  时值女真崛起,辽国势微,人心纷乱,这支军队都是汉军,是以这名汉军小将说起这话来倒也没多少顾忌。

  韩常原是燕京人氏,自加入京州汉军以来,大小也打过几十场战斗,不多对手大多都是各地的大盗和叛军,倒没怎么和女真人交过手。

  后来黄龙府失陷,韩常随着韩庆和被天祚帝征召前往讨伐女真,哪知还未接战,护步答冈前线契丹奚族主力就已经兵败如山倒。

  韩庆和这支军队也就被狼奔豕突逃窜的契丹奚族溃兵裹挟着败退下来,倒叫一心想凭借一身本事沙场立功,扬名天下的韩常好生失望。

  再后来,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反辽,于是韩常又跟随韩庆和讨伐叛逆,立功颇多,小小年纪就一路升迁到马军指挥使的职位。

  不过还是没有在战场上真真正正的与女真人交过手,这也是自诩为辽国汉军第一勇将韩常深感遗憾的地方。

  “还能为甚么?还不是这些契丹老爷兵一百多年都烂透了,要不就凭女真蛮子那么一点人,一人吐一口唾沫也淹死他们了!

  若是一开始辽帝肯重用我们汉军,哪有现在这么多事?这伙女真蛮子只怕早就平定了,哪会像现在……”

  说起女真人来,在年轻气盛的韩常本心看来,从来不认为女真人有多强,而实在是契丹和奚人太过无能了一些。

  而且说一句犯忌讳的话,更是因为天祚帝太昏庸,太耽于游猎享乐,不理朝政,信用奸臣,以致朝政混乱的原因。

  就说护步达冈之战,若不是因为辽帝昏庸不得人心,辽国内政混乱,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率兵叛奔上京,辽帝无心再战,中途回撤,致使前线军心浮动,士气大丧,又怎会遭此大败?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