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一章 文词(下)_边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明了地点寻来,却见几十个学生坐在干净的地上,静听一个形貌清朗的中年儒生讲金石之学。这金石之学乃是极精极深极富贵的学问,杨应麒所学广博而偏浅,但他是大富大贵之人,经手摸过的周鼎汉碑不知有多少,接触得多了,自然便懂了。这时听了几句,觉得这赵明诚讲得甚是不错。听了有半个多时辰,赵明诚才把他既定的话题讲完。跟着有学生站起来发问,前面三个问题赵明诚对答入流,到了第四个问题却被难住了,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一个女子走上一步,雅音如缕,三两句话便把问题解决了。杨应麒听得暗赞不已:“大宋果然人才辈出,连女儿家也有这等修养!”

  讲学罢,王师中便介绍赵明诚与杨应麒相见。杨应麒不重他知州之位,却佩服他学养精深。赵明诚不知杨应麒真实身份,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说不到两句话便知杨应麒也是个大有学问的人。两人互相钦服,进而惺惺相惜。杨应麒又问起那女子的身份,才知道是赵明诚的夫人。心道:“可惜她成日家海上奔劳,否则以她的聪明智慧,用之于学问文词,或许也能如这位赵夫人般清雅风流。”

  当晚月下茗茶,尽欢而散。

  第二日清晨杨应麒正在读书,赵明诚又骑驴而来。原来他是个大雅之人,仕官不过是尽忠之务,为学才是其人生寄托,一到这蓬莱学舍便被这里的风气吸引了。杨应麒心道:“可惜他身为大宋朝廷命官,否则非挖他到管宁学舍或蓬莱学舍执教不可。”

  两人信步游览栖霞山,今番不谈金石,而论诗词。赵明诚于此也有非凡造诣,指点风景,出口成章。杨应麒对诗词的喜好远在经史之上,他自己做不来诗词,但品评褒贬,往往能得其中三味。

  做诗的人最庆幸的莫过于遇到个懂诗的人,赵明诚越谈越是高兴,忽然想起一事道:“本待明日回莱州,如今却有一事要请教杨兄,明日我再留一日。”

  杨应麒道:“请教不敢?不知是什么事情,请德甫兄直说吧。”

  赵明诚想了想道:“明日再说,明日再说。”

  杨应麒听得莫名其妙,不知他为何要这样神秘兮兮。第二日一早便见赵明诚捧了一堆纸张来,纸上全是词句,兴冲冲道:“杨兄,这是明诚所作的长短句,虽是敝物,亦常自珍。今日厚着脸皮,想借杨兄慧眼,看看哪首最佳。”

  杨应麒一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看那墨色甚新,想必是他昨日回去后连夜默写出来的。他看了几首,觉得词虽工整,却没什么出奇之处,正想着怎么批评才不算谄媚又不削了赵明诚的面子,忽有一首从众多词章中跳了出来,抓得杨应麒的眼睛再不能放开!

  赵明诚见他神色有异,紧张地问:“怎么了?”

  杨应麒指着那词道:“这首词,是德甫兄作的?”

  赵明诚一听这话面如土色,长叹道:“果然瞒不过杨兄的法眼!罢了罢了!我认输便是。”

  杨应麒奇道:“认输?”

  赵明诚叹道:“这首词,并不是我作的,而是拙荆手笔。”

  杨应麒惊道:“赵夫人!”

  “嗯。”赵明诚道:“词林中人都说她的词写得比我好!我虽然也知她是个才女,却总不服气!以为大家因看她是女人家,品评时说高两分……”随即像泄气的气球般太息道:“如今看来,我确不如她远矣!”说着摇头晃脑告辞而去。

  赵明诚离开了好久,杨应麒回过神来,喃喃道:“原来是她!原来是她……”将手上那词读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怅惘:“竟然会遇上她……唉,我怎么便没想到呢!那般的学问,那般的气质……唉……这便是我大宋的人物,这便是我大宋的风流啊!”

  那词写的究竟是什么?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