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9章 帝国的粮食产量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斤每亩,相当于产量提高了四分之一的程度,当然,这其中主要是圣肥的作用,另外便是帝国一直以来开展的农民教习所中学习农业技术的原因。

  这还是因为包括了新开垦的农田肥力不够,还有圣肥推广没有到位的原因,将全国的平均亩产值拉低了。否则,像江南一带和湖广、两广的土地,在圣肥广泛使用的基础上,有些农田甚至亩产超过450斤甚至接近500斤了。

  根据这个统计,去年一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便是5887亿斤,合亿公斤,比当初中华帝国攻占北京城之后缴获的满清户部库房中的账目里面,满清的道光末年的粮食产量3674亿斤多出了2213亿斤,比满清粮食产量最鼎盛的道光末年还要高出6成。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冯云山作为一个主导者参与其中,兴奋和自豪,难以表达。

  如今中华帝国因为扩张的关系,将原本的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北美等地的人口全部并入帝国,加上这近十年来的修生养息,人口增加了不少,从原本的亿人口,已经增长到了亿人口。但增加的粮食已经足够养活他们了。

  人均粮食占有率,从道光末年的800多斤提高到如今的1130斤。

  什么是政绩,拿什么证明对百姓好,做什么才能说是对这个国家有贡献,让百姓过得幸福,这个实实在在的数据,便能说明一切!并且,原本满清的道光末年的那个数据,还有众多的满蒙贵族,他们占有最多的资源,自然包括粮食,而如今,帝国虽说没有做到人人平等,但至少贫富差距和地位差距,与满清时代相比,已经缩小了很多,这样说来,如今的这个每人每年1130斤粮食消耗量的平均数据,更有含金量,更让冯云山满意。

  而根据农业部的估测,今年的粮食,夏粮丰收已经成为定局。最关键的是,除了湄公河三角洲的新开垦水田面积超过300万亩,今年还将新增新墨西哥省将近400万亩用来种植马铃薯和玉米的耕地,还有北美河西地区以及哈萨克汗国等地的超过800万亩的玉米小麦和超过500万亩的棉花种植区,这些都已经正式开始种植并于今年投产,其他帝国各地零星的新增开垦粮食耕地超过1000万亩,加上圣肥的逐年递增应用,这样的话,光是今年新增的耕地带来的粮食便会高达100亿斤,而这些新增的粮食,便差不多将近可以养活整个英国本土的人口。

  不过,虽然帝国的粮食供应暂时无忧,但冯云山也不会放弃对粮食的重视。在他看来,粮食始终是第一位的。也只有粮食的充足保证,整个帝国才有最根本的物质基础。而且,帝国的粮食产量,在几名内阁委员看来已经足够高了,但在冯云山看来,却还是远远不够。他似乎记得在后世中,国土面积大为缩小、耕地面积更是比满清减少许多的现代华夏,一年的粮食产量反倒是现在中华帝国的两倍之多。

  后世美国之所以强大,不单单是其工业世界第一,而且它的农业是世界出口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体量最大及最为先进的。而农业的强大,粮食的足够储存,才让他们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业发展之中。

  这一点,冯云山极为佩服。他想象中的中华帝国未来农业努力的方向,便是效仿后世的美国,耕地比后世的中国还要多出很多,而从事农业的人口,却只是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不到,与中国从事农业的人口相比,数十倍的差距。

  冯云山深深知道,帝国的人口虽然有5亿之多,但若是没将农业发展起来,没有将帝国的农业人口从土地中解脱出来,那5亿人口与五千万人口就没任何的区别。而先前的英国之所以强大,实际上便是他们从农业之中解放出来的人口投入到工商业之中最多,也就是人口红利最多。

  因此,帝国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发展农业的目的,不单单是提高粮食产量,还要将农业人口从农业送入工业,让中华帝国的人口红利这个最大优势体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帝国的工业发展。()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