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1林清晨的丽江邂逅之旅_环球旅拍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何处,也忘了来时的路。

  毫无目的的走了一个多小时。

  后来才听说,丽江的建筑是有规律的,家家门前有小溪,小溪的水一直流到大水车汇集,只要沿着水流,就能找到回去的路。

  丽江古城人人爱美,家家户户种花,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妩媚嫣润,玉骨冰心的白玉兰;花团锦簇,绚烂多姿的三角梅;红的、紫的、黄的,白的、蓝的丛丛簇簇的杜鹃;花色迷人,缤纷耀目的茶花,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竞相绽放,斗妍争奇。

  使得丽江古城芳香四溢,蝶舞蜂飞,形成了人与自然简单真实的和谐统一。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这话一点不假。

  古城终年流水潺潺,水上的桥是另一种景观。

  林清晨粗略计算了一下,全城的桥应该不少于300座。

  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等形态各异的桥,既是城中美景,又是连接城内外的主要通道。

  珍珠般的木桥石桥,玲珑剔透的并联着街巷和流水,好一座城在水上飘,水在城中绕的奇妙丽江古城。

  丽江是是古羌人的后裔,纳西人的故乡。

  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

  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有名。

  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

  纳西族人信仰东巴教,尊奉自然神。

  十分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保护水色山光,因此,丽江的水格外清,丽江的山格外绿,丽江的天格外蓝。

  丽江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

  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

  丽江人以胖为美,以黑为贵,称呼英俊潇洒的小伙叫“胖金哥”,美丽动人的姑娘叫“胖金妹”。

  这里是滇、川、藏的交通要道,是著名“茶马古道”中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文化发达。

  到今天,古与今的文化,古与今的物质,古与今的习俗都被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丽江。

  林清晨其实是有些后悔的。

  曾经的自己就站在城外,看着通火通明的古城。

  没有走进来。

  而这一次错过竟然让自己迟到这么久才看到丽江的美。

  午后,光洁的石板路上,林清晨的对面走来一位淳朴的纳西少女,背着大竹筐,端庄而素雅的皂衣,显出一派穿越时空的召唤。

  林清晨突然想到“香风熏处,春暖花开”这八个字。

  林清晨自信,自己不是大唐的蹩脚诗人,也一定配得上个“触景生情”的宋朝墨客。

  南宋真是一个很会保养的朝代。

  不仅成就了富丽的苏杭,不仅诞生了婉约的宋词,而且也保养了在云之南的丽江。

  这个建于南宋时期的丽江古城,多么像从宋词中走来的词人,只要轻轻地,撩一撩那几缕迷人的秀发,就足以醉倒几拨红男绿女。

  在云南,在中国,在世界,有几处这样的经典?

  有谁可以重复这样的“唯一”?

  除了丽江,还是丽江。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