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二章 盛世瓷器(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_我为国家修文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不要命了吗?!”

  那名叫牤牛的中年壮汉闻言,脸色顿时变了,连忙抬起双手,左右开弓,狠狠扇了自己两巴掌,这才苦着脸说道:“大人,我错了,下次不敢了。”

  “哼!你还想有下次?”

  唐英见他两边脸颊都红肿了起来,心下也有些不忍。

  但这外号叫作“牤牛”的壮汉,做事虽然是一把好手,但说话常常不过脑子,脱口即出,幸好这里面都是自己人,若是那个小太监还在这里,恐怕这事儿就麻烦了。

  “大人,这‘各种釉彩大瓶’,工艺实在是太过复杂了。”

  就在这时,御窑厂的把头,一个年纪和唐英相仿的老者,一脸凝重地开口道,

  “一十七种釉彩,一十五层纹饰,瓶腹还有一十二幅开光图案……烧制成功的几率,近乎于无。”

  御窑厂的把头,又称作把桩,是烧窑时专门看管窑厂的人。

  这是一个很牛皮的职业——窑厂里的人行自走温度计啊!

  清代烧窑是没有温度计的,但是烧窑又需要判断窑温。

  这时最需要的就是经验和技巧,这是只有把头才有能力做到的。

  判断窑温有好几个办法。

  一个常用的办法就是,在窑里靠近观察口的地方,放几个瓷土捏的圆锥,叫火照。

  它在高温时会变红、变软,然后还会弯下来。

  把头在看窑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用铁钳夹出一个火照,看它变软的程度,从这里就可以来判断大概的温度。

  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办法就是,朝窑口里吐一口口水,口水在蒸发之前,会变成小水珠不断跳动。

  据说,厉害的把头,能够根据水珠跳动时的高度,来判断窑内的温度。

  当然,把头的工作远远不止判断窑温这么简单,他还要控制窑温。

  此外,在装窑烧制之前,把头还需要把不同温度要求的瓷器,安排在合适的位置。

  在有的窑厂里,这个工作有专门的师傅来负责完成,就叫作满窑师傅。

  总而言之,把头是一个窑厂里,能否成功烧制瓷器产品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你说得一点也不错,这些我也都知道。”

  唐英听了把头的话,也是沉默许久,这才一脸复杂地说道,

  “可皇命不可违啊!皇上既然下了令,哪怕工艺再复杂,烧制过程再困难,咱们也要迎难而上,将这‘各种釉彩大瓶’给烧制成功!”

  虽然一开始见到这“各种釉彩大瓶”的画样时,唐英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也在心里面对这件“土丑审美大花瓶”各种吐槽,但冷静下来以后,细细一想,他便明白了:

  乾隆皇帝想要烧制这件“各种釉彩大瓶”,并不是审美出了问题,而是为了“炫技”!

  乾隆皇帝爱“炫技”,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比如说为了显示他的文采斐然,还专门提拔了好几个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