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文字辛辣,只能说与朝廷中的言官一个层次,所以美曰其名为了磨练他的心性才让罢落他的文章,实则也只是赵恒心胸狭隘罢了!

  而朱训此人虽然形貌不扬可也是一个全才,几人自然也能聊到一起,周祯虽然与杨秉乃是至交好友,可对于杨秉的诸多言论是不认同的。

  所以每每吕文质谈及“杨氏”学说,他都会出声辩驳,反倒是朱训却是十分认同其学说。

  几人虽然在见解之上有分歧可也是十分敬重彼此的才华和为人,所以只是学术上的交流并不妨碍交情。

  这周祯与杨秉乃是同辈,而吕文质自认了弟子按理说是低了一辈,可周祯却执意平辈相论,也让吕文质少了些窘迫。

  周祯微微说道:“如今文瑜已经官拜天章阁待制,贴职从四品官员,这升官的速度实在令人骇然啊!”

  这吕文质和朱训不似周祯这样消息灵通,而周祯也是通过世伯那里得来的消息。

  如今还未广而告之,听到此话吕文质向来性情洒脱惊讶的问道:“老师如今不仅得了馆职,如今已是待制!”

  随即笑了起来:“老师乃是治国济世的大才,当初在延州之时便秉持着知行合一的道理,如今这入了官场也亦是如此!”

  他的解释之中这杨秉做官也正是奉行着学说之中的“知行合一”的道理,方才有了这样的成就,所以虽然惊讶却也是觉得在情理之中。

  而等到杨秉到了茶坊之时,周祯身侧的仆从早已经在外恭候多时了,说着:“官人,这边请!”

  待杨秉到来时,吕文质立刻恭敬的起身作揖说:“学生见过老师,恭贺老师升迁之喜!”

  一旁的朱训也作揖说着,周祯也在一旁笑着恭喜,杨秉也没有问询他们如何知晓只是安抚着各位落座。

  杨秉的性子随和所以也是十分和睦,就在几人在此处闲聊之时,却在邻坐听见两人的吵闹声。

  “如今朝堂之上太后垂帘听政,虽然奸党萧钦言一系党羽皆被赶出了汴京,可莫非我们大宋也要学那辽国不成?一国之军政,尽皆操持在一个妇人的手中!”

  他口中所言的正是辽国的萧太后,这辽国的萧太后临朝摄政,当初在大宋还被人讥讽竟然让一个妇人当政,如今这个“笑话”却是落在了大宋的头上。

  而听见另一道声音响起:“自先帝大行过后,太后垂帘听政朝中安稳,颇有萧规曹随的感觉!”

  两人各执一词也是辩论的难分难解,两人都是文士打扮,吵闹起来也是唾沫横飞。

  杨秉四人所在的地方乃是隔间,可说是隔间其中也不过是竹帘相隔而已,说起汴京若是讨论政事最多的地方,那便是茶坊和酒肆了。

  无论是一些边缘人物的不得意的官吏,还是一些士子,亦或是平头百姓都能议论上两句,这样的吵闹也是实属正常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