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打开武库,发放物资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粮两万七千石。”

  缗就是用麻绳串起来的铜钱,一般是一千钱一缗。四千六百缗就是四百六十多万钱。

  孙策惊讶的眉头一挑:“府中怎么会收了这么多钱、粮、布、盐?”

  尤其八万多匹布,这个数字已经可以说是自创军建业以来从来未见过的庞大规模。

  周澄从容解释道:“这归功于吴县织造署,上万名女工每日能纺织布帛六千余匹,锦绣两百余匹。”

  这个数字跟理论上的数值差距极大,孙策最初估计每名女工都能三日断五匹,那上万女工能每日织布至少一万匹,甚至乐观的估计能有数万匹。

  但事实上这的确是太乐观了,那是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能达到的最高效率。

  而上万女工专业化的持续生产,不论是组织动员能力,还是原材料供应能力,都方方面面的限制了他们的效率。使得他们无法一直保持最高水平的生产。

  能有当前水准的效率,还是周澄夙兴夜寐,不断完善的结果。

  对吴县织造署的未来,孙策充满信心。有周澄这位尽心尽责,又能力斐然的管理者,日后必然能不断的提升织造署效率,从组织结构改良,到材料供应体系,甚至织机技术改进,都能在各个方面日渐提升织造署的生产效率。

  而即便当前这个水平,日产六千多匹布,全年也足够生产两百多万匹布帛。

  织造署在城邑里都设置了布坊,出售布帛。如果能够都顺利在市邑出售,那足够整个吴县百姓都顺利分到四匹布!百姓的饥寒问题至少能够最初步解决了,不至于有些百姓连裤子都没有一条,也不至于无法换洗衣服,一年到头穿着同一件衣服。

  至少孙策麾下的大军,每个人都发了两套春夏戎装,两套秋冬戎装。彻彻底底的实现了戎装齐整,器械精好,军容肃然。

  周澄继续说道:“府中能够产出大量布帛、海盐,在城邑中设商铺,正合民生饥馑之所需。所售钱财,一直能在市场中买到谷粮。”

  孙策对此稍稍关注,随着早稻的丰收,民间已经存在了一批粮食,官府府库是否充足,就看能否用各种手段顺利收购到一定规模的粮食了。

  “府中情况我已了解,这就随我去前堂,与诸位同僚共议平定吴会之事。”

  话毕孙策从一旁的桌案上提起长刀,径直走向前堂。

  前堂内的诸位文武,见到孙策进入房间,皆是有种眼前豁然一亮的感觉。

  作为当世豪杰,他们关注的自然不是孙郎风华绝代的姿颜,而是孙郎此刻展现出来的阳刚气度与蓬勃之气。

  在这位年轻的将领身上,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一种万物竞发的活力,一种充满光明希望的未来。

  有这种君主,整个势力注定不会死气沉沉,会锐意进取,会让整个天下都为之蓬勃奋发,生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