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刻石立碑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瑾对建康城的完整、长远规划,无疑充分展现了他名相之才的潜力。

  一个人的视野,才是决定他未来成就上限的关键。

  只是建康城规划的很好,要建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一座周围四十多里,能够容纳近百万人口的巨城,这真的超出江东目前人力、物力的范围了。

  孙策建新治所的初心是为了将统治核心从太偏远的吴县,迁到靠近中原中原的位置,以方便统治新开拓的西部、北部郡国。

  可若要因此而浪费太大的人力物力,导致统治不稳,甚至耽误争霸天下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孙策看向诸葛瑾,认真的问道:“自丧乱以来,民人失所,江东各郡,疆域初定,加以兵戈至今未休,丹阳、豫章仍在大军征讨,狼烟四起。以江东人力,欲修此恢宏巨城,恐怕会使百姓沉重,民不聊生。卿可有何方略规划,以建城城池?

  诸葛瑾则立即让随从献上了一份卷起来的纸质舆图,这又让蒋钦一阵紧张,就怕他像荆轲一样来个图穷匕见,不顾诸葛瑾的颜面,也要打开舆图检查一遍。

  孙策见此,不禁一笑,由于组建了绣衣卫,他们最大的职责就是防奸备刺,对刺客的防范可谓是达到了极致。

  江东刺客想再刺杀自己,难度可真的是堪比登天了。

  不想诸葛瑾难堪,孙策便笑着转移了话题,说道:“这白纸便利,的确是远超木简啊。以纸作图,不论尺寸还是精准都远超竹木。”

  诸葛瑾颇为认可的点头,说道:“天下造纸之术,以左伯纸为最,但造纸之规模,却的的确确是我江东冠绝天下。不论是公务往来,亦或抄书习字,皆大为便利。我政务之余,便已抄募了五本经史送与了舍弟。”

  孙策叹道:“如今学文不易啊,士人学子皆不得不借书抄写。且难免有错字,使原文失意。”

  诸葛瑾点头,说道:“故以我之见,建康城建城之初,便应由我江东大儒,效仿东观校书,正五经文字,刻石立碑于城中宫殿之前,以供天下学子临摹检校,誊抄拓印,必有后儒晚学,四海云集,观视及模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这个时代,皇家能够掌握文化解释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家真的不惜代价,设置了校书郎、校书郎中等官职,典校秘书,正五经文字,让经典之作,不至于在一次次誊抄中彻底失去其本应。

  诸葛瑾说的这个办法,正是效仿的大儒蔡邕,他在熹平年间,刻石碑于东观之前,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皆以隶书用飞白体书法,刻于石碑之上,供天下学子临摹。

  书法这种东西,还是需要白纸才能练成的。蔡邕就是每每作书,非左伯纸不妄下笔。

  他这个飞白体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