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2章 豪杰相助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驯,易反难安,可皆送往建康城内,继续兴建城垣,冶铸器械。如此可为天下生财,而减其祸乱。”

  孙策微微颔首,等建康城建起来后,或者说初具规模之后,军器监就应该搬过来了。

  山越人多会冶炼铜铁,私铸甲兵,越剑自古锋利,享誉一时,这些人都可以送进军器监,组建一个规模上万的庞大工业机构。

  有上万人为江东打造器械,或许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孙策就能坐拥全副武装,身披玄甲兜鍪的精锐甲士。毕竟再差也不能差过野猪皮那五里地的铁匠铺啊。

  司马懿仅是一战就被诸葛亮砍下甲首三千,那魏国拥有的铁甲数量恐怕要数以万计。可魏国貌似也就四百多万人,加上隐户可能也才一千万人。

  但魏国的经济基础太差了啊。他的商品经济几乎回归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自始至终也没有人强力梳理一下。

  所以魏国能达成的规模,江东基本上都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在不立田制的解放下,江东吴郡的农业极其发达,有了这个丰厚的产出,孙策才能组建一万人的军器监和一万人的织造署。发展出来,初见规模的手工业。

  这个规模真的也就只能说是初露头角,跟后世宋、明、清是完全没办法相提并论,后世一个景德镇就有数十万名工匠,烟囱林立,数以万计。

  如今江东举全境之力,工业规模,还不到后世一个小镇的十分之一。

  但跟当世相比,江东的这个工业规模就是碾压啊。

  而且倚靠这个规模生产,江东对解决山越、宗贼叛乱也多了一条出路,除了派兵征剿之外,还可以将其收送至军器监、造船坊、矿山开矿、城垣修路等各个地方,从事工业活动。

  无与伦比的财富,是解决异族祸端最大的主力之一!

  以往江东对山越屡剿屡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东文武收山越男女数万之后,除了少量青壮精锐被补入军中,其他数万人都不得不就地安置于地方。

  部曲制下这些将领实在是没有余力去养数万山越,只能放任其在地方,以期其能够安定。

  但如今吴郡农业丰收,一郡丰稔,数郡无忧。

  孙策不敢说能够安定三十万山越,但安定三万的山越、宗贼是绝对没问题的。

  吴郡所出能够迁出三万山越,丹阳丰稔又能迁出三万,将来还有会稽、豫章、吴兴,每个郡的财富都能助力于孙策的平越大计。形势就像《六国论》里面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孙策早晚能将这些山越全部迁出大山。

  诸葛瑾的这个建城计划不仅能为建东开创百年基业,更能当下就帮助丹阳郡极大缓解山越叛乱的风险,孙策下一次南征北伐,再也无需担忧后方叛乱尘起了!

  所以孙策笑着说道:“卿之方略,规划宏远,公忠体国,孤心甚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