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5章 宋室的朝堂派系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诸葛亮大军进围至下博,宋军在东线终于开始了第一场惨烈的攻城战。

  这是宋军从上到下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一旦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北伐战事就很容易出现变故。

  尤其是攻城战惨烈的伤亡,每天战死大量士兵,就使得诸葛亮营中的将校充满了怨言。

  魏延天生胆大包天,从清河南下,配合诸葛亮进军之后,更是怨气冲天。

  他虽然不是典型的江东才俊,但也是跟朱桓一样有着狂症,耻于人下。

  也就是不愿当别人的副将,他在清河方向正无拘无束,高歌猛进,开疆拓土,好不自在。

  结果一纸调令下令,他就被迫放弃向西方轻松的进军,被迫南下配合诸葛亮啃硬骨头,在下博城下碰的头破血流。

  这种情况,很难让他不心生怨气?

  大家都是将军,凭什么我们要受你诸葛亮节制?

  要不是诸葛亮深受器重,常年担任都督,统帅一方,魏延早就沸反盈天了。

  可即便如此,营中诸将也是纷纷物议诸葛亮,将他不会打仗。

  没错,北伐受阻,诸葛亮承受的最大物议就是军中将校对他军谋能力的质疑。

  造成这一切的最大原因就在于诸葛亮开战以来,就一直倚多为胜。

  别看诸葛亮被誉为天下之奇才,宋军又猛将如云,兵精将猛。

  可自开战以来,诸葛亮就没打过以少胜多的战役。

  大战几乎全是倚多为胜的碾压性胜利。

  因而从将校的角度看过去,诸葛亮就是只会打呆仗的统帅,倚靠宋室国力,对敌方进行碾压。

  用军中将校所言,就他指挥的那些战役,拴条狗在那,宋军也能打赢。

  尤其是宋军从北线调来上万士卒,开始对下博进行围攻后,诸葛亮的风评一时开始向李广利的方向迅速滑落。

  魏延此刻就在大帐内含沙射影,说道:“宋公大举十万余众发起北伐,此乃关乎天下兴亡之壮举,若北伐不顺,将天下板荡,多年府库所积财富,恐一朝丧尽,自此天下攻守形势异也。诸将士正当思奋之时,左路、中路却几乎毫无建树,连累他人!更为竖子所累,诸军不得寸功,着实可恨啊!”

  营中大将们皆纷纷附和,有人立即说道:“此乃诸军争奋,开疆拓土之时,缘何顿兵坚城之下,而籍籍不前?”

  诸葛亮听的一清二楚,他们这是在抱怨左路跟中路吗?

  他们这分明就在抱怨自己。

  三路北伐,前后出兵在两三个月时间内都很正常。

  右路先发,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左路可能还没踏出疆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情况。

  而此次北伐的更独特形势在于,宋军左路跟中路总共也不过五万余人,不到六万!

  宋军十二万大军不可能全部参与北伐,总要留一定的部队镇守后方,稳定人心。

  而北伐的军队中,右路独占了五万精兵,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