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 天助宋军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甚至袭扰宋军后方。

  他怎么说也是有两万余精锐步骑,不要总觉得军队规模应该动不动几十万人。那都是吹嘘的。

  事实上军队规模到了一万就非常庞大了,袁尚率两万军队进驻下博,他的军队规模比城中人口都多两三倍。

  在当今一个县有五六万人都已经是富庶、繁华、人口稠密的大县了。

  两万人守卫这样一个县邑,只要他们军心稳固,粮草足够,他们能守到天荒地老,一守数百天甚至数年。

  所以袁尚的骑兵可以从容出击。

  赵军的问题一直是精兵劲旅而缺少良将,旗鼓相当的交战他们可能发挥不出实力,可眼下这种据城而守的战事,就算是袁尚也能从容应对。

  真要让他们拖在这里数百天,赵军主力赶制,宋军恐怕反而会兵败下博城下。

  提及赵军主力,众将皆为之凝重。

  战事到如今,赵军就算是缓缓退兵,大军主力也该抽调出不少人回到冀州了。

  张辽所部向西南,无疑就是布防于西南,既防止粮道被断,又防止己方攻城之际,敌军大军来援。

  所以说,现在惟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攻破博了。

  此城得失,堪比北伐燕云的幽州之战。

  但要打下下博城,确实并非易事,这里虽然并非军事重镇,但云集了两万赵军,宋军兵力也就是稍占优势而已,并没有到数倍于敌的情况。

  要攻破下博城,着实是考验军中诸将的将才与壮勇。

  此时太史慈开口,说道:“以我所见,袁尚并非名将之才,也可能是与下博周围地势平坦相关,袁尚的部署稍显保守。”

  “自古善兵者守城,皆并非将部队龟缩在城内固守,而是会依托城池周边的地理形势,打造一片军镇用以防御,上及山川,下及丘壑。比如在周边山岭高地上设置营寨堡垒,亦或在护城河周边设置箭塔等等。”

  “但由于下博地处平原之上,仅以漳水为屏,未能设军镇、立营垒于城外,我以为只需引漳水围城,即可包围敌军,进而围城打援。”

  围城打援,这是兵法上最著名也是最难的战术之一!

  因为一旦操作不当,就会演变成守军与援军里应外合,中心开花,使攻城大军惨败而归。

  仅想一想就能清楚,城外的攻城大军三万余人与守军援军在野外力战一天一夜,然后守军两万人一直以逸待劳,待敌军疲敝之后,从城中出击,攻敌军之后,会形成怎样的溃败!

  基本上围城打援成功的案例有多辉煌,失败的案例就有多惨烈!

  而且围城打援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但因敌援军抵达而惨败而归的战例却是多到了不可胜数!

  诚然这一战,宋军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杀伤赵军精锐,可这样部署委实也有些太冒险了。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宋军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对下博的围城。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