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2章 永昌王就藩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2章永昌王就藩

  关于孙策提出的这两个方案,张纮毫无疑问,他支持第一个。

  便开口回道:“臣闻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周封宗室,故而拓土开疆。今永昌之地,纳为汉徒土,以历数百年之久。寓意汉室永昌之意,却至汉室已失天下,仍未成汉室之疆,境内胡风盛行,蛮夷密布。历汉四百年未成之事,陛下欲历宋多少载以继之?”

  闻言,孙策不得不郑重的颔首,认可张纮所言。

  诚然,张纮反对第二个政策,完全是因为私利,他不想国家将大把的财政扔到云南去,却根本没有收益。

  永昌那个地方在当下实在是太偏鄙了,就算国家四百年相继,矢志不渝的开发这里,那也只是一個利在后世的事情。宋室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收不到多少回报。难道建康还能指望从永昌获得财赋,以补充府库?

  终汉四百年,也没有把永昌变为汉疆,境内到处都是蛮夷。宋室要花多久才能改变这个局面?看明朝的经验,怕是至少要两百年。

  以后永昌郡如何,只看他们新的永昌王推行何种统治了。

  甚至这种叛乱,对历史上的诸葛丞相而言也只是小试牛刀。

  而永昌一个郡就有近两百万人口。

  所以这里只能交给永昌王缓慢打点。

  吕蒙、甘宁、李严等人都对永昌的形势看的一清二楚。

  反正对他们而言,雍闿打赢了,他们是被统治。

  宋庭打赢了,他们一样也是被统治。

  但是态度很显然,朝廷不能假设后世的君王、宰辅、公卿们都是庸碌之才。

  他的这个兄长可是太刻薄了,封为永昌王,这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他的母亲,也就是当朝吴太后哭的眼睛都快瞎了,一连数月以泪洗面,就快跪下给他那个刻薄、无情的长子求情了。

  乐进在南下的途中就弃官而逃,不愿跟随刘备离开中原。

  而永昌王孙权也在开元三年三月,正式带着他的卫队苦着脸抵达了永昌境内。

  所以孙权第一时间任命了吾粲为永昌国相,治理永昌八县,并抚恤境内各部胡虏。

  除了雍闿必诛无疑,其他异族军队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参战。因为他们全部是相对独立的部落,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指挥。

  以至于后世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周王室分封诸侯王的时候,不多给自己留一些疆域,而让诸侯王的封疆那么大?

  事实上,人家当初周天子就是这么做的。

  吴郡人口不到百万,丹阳人口除掉建康城更是只有几十万。

  要知道当时的蜀汉刚经历了夷陵之败,军队伤亡殆尽。而诸葛亮此前更是从未统军作战,第一次领兵上阵,还没有带任何蜀汉名将。

  而有了两位宰相之言,孙策也终于坚定决心,说道:“如此便让宗正封孙权为永昌王,勒令其尽早就藩!”

  一百八十九万人!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