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八章 戈壁铁路计划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修建的上海码头,还有货场,在两年多之前,还是一片海边的滩涂,而现在,却成为了整齐的港口,巨大的塔吊和天车,堆积如山的货物和集装箱,成为了上海新的印象。

  哪怕是后世的观点,8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绝对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庞大的港口,更何况在这个时代而言,而且现在,上海港也有了新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从欧洲战争开始爆发开始,这个数字又大大的提升了今年的前11个月吞吐能力已经超过1000万吨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数的住的庞大港口。

  30艘货船,依次停靠在了上海港的新码头之上,这里是上海港的新建码头,远离原来的主航道和主码头,不然的话,超过9万人的英国战俘在这里下来,外国人不消说了,国人们会被震动。

  这一个新建码头,形成了一个辅助的港口,位于长江的北岸,因为没有修建长江大桥的关系,在通往上海的铁路没有贯通之前,临时的作为卸货的场所,通过这里,就不用在用船摆渡到另外一段,直接的通过火车,进行运送的工作。

  庞大货场,甚至连涂料的味道都没有全部的散去,30艘船,接近9万的战俘,在枪支的压阵之下,所有的军人都鱼贯下船,黑压压的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冷风吹过,一些身体弱小的晃了晃,在海边海风,可是如同刀子一样。

  他们所下船的位置,其实距离火车站的距离并不算远,在上海,这些战俘被分流了,大部分都上了火车,少部分则继续上船,刚下船,就又上火车的,同样是闷罐车,却比曾经在3B铁路上面,更加的舒服,似乎火车质量要比3B铁路上面的好很多,晃动和震动也小了许多。

  至于速度,闷罐车之中,看不到外面的情景,可是他们知道,这已经深入到大陆的深处,他们到底要到这里干什么,前途会如何呢,他们又会到了何方。

  第一批,大部分都是英国人,其中甚至有来过中国,前途未卜,在迷茫之中,他们大声的跟同伴们,讲述曾经的经历,说着曾经在中国,如何的收到尊重,如何的高高在上,如何的如何,可是散乱的眼神和略微的语无伦次,揭露了他心中的想法,害怕,不知道未来的路到底怎么样,战俘又会有怎么样的地位。

  终于,不知道过了多久,甚至不知道日升日落,每天的三餐,都有专人送过来,他们不用做任何事情,吃喝拉撒都在闷罐之中,也就是依靠着这些伙食,他们知道是过了三天的时间。

  一些比较精明的,已经开始计算了,按照他们所熟知的火车的速度,开始算一下他们到底在何方,有之前的上海这么明显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一些去过中国的英国人也算是了解一些中国的地理位置,

  请收藏:https://m.96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